观鸟十余载,拍下上万张中华凤头燕鸥照片——一位生物老师和“神鸟”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24-03-27 08:35:43  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蓝瑜萍

“关注爱鸟周”系列报道①——

编者按

今年3月25日至31日是福建第42届爱鸟周,主题是“完善保护体系,护佑候鸟迁飞”。福州山清水秀,湿地众多,地处全球候鸟迁徙九大路线之一东亚—澳大利西亚迁徙线的中途,颇受候鸟青睐,其中不乏许多珍稀濒危鸟种。福州日报今起推出“关注爱鸟周”系列报道,选取饱含地域特色的代表性鸟类及观鸟胜地,挖掘背后的爱鸟、护鸟故事,集中展示福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图景。

观鸟十余载,拍下上万张中华凤头燕鸥照片——一位生物老师和“神鸟”的不解之缘陈永昌蹲守在湿地拍摄候鸟。(受访者供图)

代表性鸟类:中华凤头燕鸥

昵称“神话之鸟”“神鸟”,全球仅200余只,属于极度濒危物种。

观鸟胜地:闽江河口湿地

位于长乐区东北部闽江入海口南侧,是我国东南沿海最优良的河口三角洲湿地,每年在此停歇的水鸟总数超过5万只,2023年入选“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观鸟十余载,拍下上万张中华凤头燕鸥照片——一位生物老师和“神鸟”的不解之缘中华凤头燕鸥。陈永昌摄

23日上午十点,3只中华凤头燕鸥亮相闽江河口湿地鳝鱼滩。

不远处,陈永昌已蹲守多时,此刻他屏住呼吸,嘴角紧紧抿着,一手把着镜头,另一手疯狂地摁下快门键。随着一阵“咔嚓”声,今年闽江河口湿地上的第一组中华凤头燕鸥“写真照”诞生。

他的镜头下,“神鸟”风姿绰约,顶着一头标志性的乌黑冠羽,悠然自得地在滩涂间觅食、小憩。“你看,最右边这一只在洗澡呢。”陈永昌说。

水草丰茂的河口湿地,向来受中华凤头燕鸥青睐。过去多年,中华凤头燕鸥来中国,总是在闽江河口最先发现它们。中华凤头燕鸥一般4月初到来,9月至10月期间离去。

相较往年,今年中华凤头燕鸥提早抵达湿地。“这还不算最早!”陈永昌说,“中华凤头燕鸥属于夏候鸟,2022年,它们3月20日就出现了,那时的第一张照片,也是我拍的。”

不得不说,陈永昌和中华凤头燕鸥缘分不浅。2010年左右,刚接触摄影不久的他,全副武装地蹲守在闽江河口湿地,就拍摄到了他人生中的第一张中华凤头燕鸥。后来的每一年,陈永昌总是如约等候,“神鸟”赴约时间却飘忽不定。

观鸟十余载,拍下上万张中华凤头燕鸥照片——一位生物老师和“神鸟”的不解之缘中华凤头燕鸥亮相闽江河口湿地。陈永昌摄

在陈永昌的印象里,湿地一带的环境曾经很差。“互花米草清除后,这里的植被恢复了,生态环境得到整体提升。这几年,前来过冬的候鸟明显多了起来,像黑脸琵鹭甚至成了留鸟。”

现在,作为福建省观鸟协会成员,陈永昌担负着一项“数鸟”重任——架上长焦相机,定期蹲点闽江河口湿地,观察、记录来往的候鸟。“这个时候天气转暖,大量迁徙的候鸟陆续北上,如黑嘴鸥等,我们得及时记录下它们的动向。”当然,陈永昌最期待的,还是“神话之鸟”。

10年来,入镜的中华凤头燕鸥越来越多,上万张照片把硬盘挤得满满的。令他格外高兴的是,“神鸟”的全球种群数量在逐年递增,目前已突破200只。

脱下摄影服,陈永昌是一名兢兢业业的高中生物老师。他任教于福州教院附中,教龄长达38年。

生物老师与爱鸟人士的双重身份,让陈永昌成为学生眼中特别的存在。他在学校成立观鸟协会,带领孩子们到公园、湿地,贴近树木、聆听鸟鸣,接受真正的自然教育,播下爱鸟的种子。

这两天,陈永昌又背着相机出门。友人镜头下的陈永昌,行走在水光潋滟的滩涂之上,一身接近大地色的行装与自然融为一体。(记者 蓝瑜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