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首日迎来“头脑风暴”

发布时间:2017-10-27 10:46:04  来源:福州新闻网

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首日迎来“头脑风暴”

  26日,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福州新闻网10月26日讯(福州日报记者 欧阳进权/文 郑帅/摄)人工智能(AI)是时下的热门话题,它的发展蕴藏怎样的机遇和挑战?主题为“人工智能改变世界”的2017中国计算机大会26日上午在福州开幕,重量级专家纵论人工智能热点。记者26日专访了多位专家,带读者体验这场高端的“头脑风暴”。

  国际数学大师丘成桐:发展人工智能要加大理论研究

  丘成桐,哈佛大学终身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菲尔兹奖获得者。他用2年时间拿到数学博士学位,且在27岁时(1976年)解出了当时世界著名的数学难题——卡拉比猜想。他获得的菲尔兹奖是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国际数学大师、菲尔兹奖获得者唐纳森称丘成桐是“近四分之一世纪里最有影响的数学家”。

  丘成桐说,人工智能是发展趋势,但深入发展需要理论研究的支撑,就像飞机机翼最终未像鸟类那样扇动,是因为利用了机械力学原理。他建议,不管是政府还是高校,中国发展人工智能都要注重基础学科建设,至少在高校教授和研究生中要保留一定的投资,否则产业发展难免要受制于国外。丘成桐还从自己近年在中国促进成立的多个数学科研中心进行分析——清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做得最好,已集聚40余名数学家,一些中心因重视不够实力下降,还有的中心因资金少发展缓慢。

  福州女婿沈向洋:懂语言者得天下

  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沈向洋是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也是微软公司级别最高的华人。这位计算机视觉和图形学研究的世界级专家祖籍江苏,妻子是福州人,这次是沈向洋第二次来到福州,上一次是2004年陪妻子回娘家。

  沈向洋说,人工智能最基本的两个要素是感知和认知。这几年,感知技术特别是计算机视觉和语音识别的突飞猛进。认知方面诸如自然语言理解和对话领域认知研究方面,进展还非常有限。他坚信,在未来的十年中,自然语言处理和理解,会成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突破方向,“懂语言者得天下”。在沈向洋看来,人类可以从三个层次逐步让机器理解并掌握语言——从机器学习,到机器智能,再到机器意识。通过分析三个层次,沈向洋认为,人工智能在垂直领域的爆发点将是智能机器人。

  中科院院士梅宏: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软件是计算机最核心的内容。中国计算机学会大数据专家委员会主任、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梅宏说:“无处不在的信息技术应用正将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从软件从业者的视角,我认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软件定义的时代。”

  梅宏说,软件定义的时代的目标是万物皆可互联,一切均可编程。人工智能现在正是数据驱动的算法智能阶段,未来技术发展也需要软件定义。软件定义将带来怎样的机遇和挑战?梅宏指出,PC的广泛应用和软件产品化催生了信息化的第一波浪潮,紧接着就出现了办公软件,彻底改变了人类传统的办公行为,微软office迄今依然是微软最赚钱的产品。软件产业在电子信息行业的比重也在不断上升,全球有19个国家和地区的软件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0.5%,美国甚至超过1%。

  多名专家: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

  针对人工智能威胁论,26日多名专家均指出,人工智能是用来帮助人类的,而不是替代人类,这是基本原则,要让人工智能服务于人。与会专家还指出,人工智能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由于技术瓶颈依然存在,人工智能还停留在积累和攻关时期。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实验室和视觉实验室主任李飞飞是第一次参加中国计算机大会,也是第一次来到福州。李飞飞说,从根本上讲,人工智能就是一种服务社会的应用科技,人性化的人工智能不仅能引起重视,还能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该领域研究中。

  腾讯集团高级执行副总裁汤道生表示,人类不想做的事情比如减少重复性工作,或者做得不太好的事情,以及容易受情绪影响的多人决策,都可以借助人工智能进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