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上福州到海丝战略支点城市 ——写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开馆之际

发布时间:2018-05-18 09:32:33  来源:福州新闻网

从海上福州到海丝战略支点城市 ——写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开馆之际

  江阴港区。福州日报记者 俞松 摄

  福州日报记者 陈滨峰 杨莹 蒋雅琛 谢星星

  在浩瀚的全球航线网络版图上,福州的地理坐标醒目亮眼——地处台湾海峡的西岸、太平洋西岸的中点,位于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点。

  海,孕育着福州的梦想,引领着福州的未来。今天,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拉开序幕。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福州正迎来新的开放发展机遇。

  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20多年来,历届市委、市政府一以贯之地推进海上福州建设,强有力地推动福州海洋经济蓬勃发展。今天,在加快建设海丝核心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的征程中,福州传承发扬伟大的丝路精神,在对外交流合作迈出新路。

  从海上福州到海丝博览会,福州以海为媒,走出日益开阔的开放之路

  海洋,是福州发展的天然优势。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海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近一半、海岸线占全省四分之一,拥有江阴港、罗源湾等天然深水良港。海洋文明积淀深厚,600多年前,郑和七下西洋,均驻泊闽江口外“伺风开洋”。1984年,福州成为全国首批14个沿海对外开放城市之一。

  基于对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态势的深刻洞察,上世纪90年代初,时任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提出:“福州的优势在于江海,福州的出路在于江海,福州的希望在于江海,福州的发展也在于江海。”1994年6月12日,福州市出台《关于建设“海上福州”的意见》,在我国沿海城市中最早发出“向海进军”的宣言。

  “江海兴,则福州兴”。经过20多年的实践,“海上福州”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如今,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已成为全市人民的强烈共识。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福州被赋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海上合作战略支点城市”的重任。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确定的福州发展战略,积极对接“一带一路”倡议和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牢牢抓住“五区叠加”优势,作出建设海上福州、推动福州滨海新城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

  福州的朋友圈越来越广,合作之路越走越宽。

  亚洲合作对话——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论坛暨亚洲工商大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市长(高峰)论坛,首届联合国海陆丝绸之路城市联盟城市论坛,亚洲合作对话(ACD)工商大会暨青年企业家创新峰会,2017年城地组织亚太区理事会会议暨“海洋经济与城市发展”研讨会,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一场场与“海丝”相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在福州接连举办。21世纪海上合作委员会会址及秘书处,永久落户福州。福州,正日益深入参与国际事务,融入全球经济大循环。

  今天,中央批准的唯一冠名“海丝”的博览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暨第二十届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在福州盛大开启。来自五大洲25个国家、52个城市和组织的会员代表相聚榕城,共谋海上合作发展,密切蓝色伙伴关系。

  从海上福州到海丝博览会,海是不变的主题,以海为媒,福州昂首迈向世界舞台。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驶向深蓝,福州不断开辟海洋经济合作新高地

  熙熙攘攘的码头,渔船满载而归,商贩砍价交货,这是人们对海产品交易的传统印象。如今,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在互联网上,搭建新的远洋渔获物集散地,让大宗海产品交易像网购一样简单便利。买家仅需轻点鼠标或手机,便可将太平洋上的一船渔获物收入囊中。

  根据《福建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方案》,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被列为八大海丝重大平台之一。截至今年3月,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已发展境内外会员297家、交易商2287个,成为“一带一路”重要产业交易平台。

  扬帆破浪闯深海,随着“一带一路”建设步伐加快,福州发挥远洋渔业优势,大胆“走出去”,深度参与国际渔业合作,已在印尼、毛里塔尼亚等国投资兴建5个境外远洋渔业综合基地,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在毛里塔尼亚的沙漠边缘,占地9万平方米的福州宏东渔业毛里塔尼亚基地,是目前我国境外投资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每周,有25个货柜、总量超过2500吨的渔获物,从那里发往中国、欧美、日韩等地。

  作为毛里塔尼亚最大的外资公司,宏东为当地带去近3亿美元的投资,创造了2000个就业岗位,培训了数百名渔业技术人才。项目还通过延伸产业链,带动相关配套企业到当地投资,对当地政治、经济、就业、税收、渔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毛里塔尼亚渔业与海洋经济发展部部长纳尼表示,希望有更多像宏东一样的福建企业到毛里塔尼亚投资。

  据悉,“十三五”期间,福州将重点引导企业建设几内亚比绍中国•西非远洋渔业产业园、中非国际渔业综合基地(利比里亚)、春申公司印尼中爪哇省三宝垄3.5万亩渔业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加快推进中国东盟海产品产业合作马来西亚养殖基地项目、东帝汶渔业项目等,力争到2020年,全市境外渔业基地达到15个,境外养殖面积达到5万亩。

  传承延续海上福州发展战略,福州全力打造强劲蓝色引擎,助力海丝沿线共同繁荣

  骄阳下,海风吹拂着福州港江阴港区,数台大型卸船机并排耸立在码头前沿,面对蔚蓝深海伸展巨臂,准备“欢迎”来自全球的高档汽车。仅需1个工作日,这些车辆即可通关,开启另一段旅程,销往全国各地。

  江阴港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良港,目前已有9条“一带一路”航线在此交会,覆盖东南亚大多数主要港口;4条闽赣集装箱海铁联运班列、1条榕满欧海铁联运货物通道和1条榕欧空中快线,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的市场腹地。到2020年,江阴港区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300万标箱,跃升东南沿海国际航运枢纽大港。

  在福州市委、市政府出台的《对接国家战略建设海上福州工作方案》中,打造江阴港这个国际深水大港被列为十大重点任务之首。

  如今,在江阴港区,国内最大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BOPP)生产企业——中国软包装集团,投资150亿元,启动中景石化科技园项目,拉动上下游实现产值300亿元;以福州保税港区为龙头,以马士基、长荣等数十家知名航运公司为主体的港口运输和现代物流产业,由福抗药业、福兴医药、海欣药业领军的医药产业,以国电江阴电厂为代表的电力能源产业,在这里蓬勃发展,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在罗源湾北岸,宝钢与德盛镍业兼并重组,三钢集团并购三金钢铁,南铝等企业相继落户,形成了千亿冶金建材产业;在罗源湾南岸,申远一期年产40万吨聚酰胺一体化项目,与法国液化空气集团煤化气项目、恒捷实业高端差别化化纤项目等强强联手,千亿临港产业基地呼之欲出。

  在兴化湾,三峡海上风电装备产业园风电场建设开足马力。福建三峡海上风电国际产业园,将成为国际化的百亿级风电产业园,为福建乃至全国海上风电开发提供高质量的风电机组。

  在东海之滨,滨海新城拔地而起,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已注册企业161家,注册资本达208.19亿元,形成了大数据、云计算和VR产业链雏形。

  港口群与产业群、城市群的互动效益日益显现,福州的千里“黄金海岸”正成为现实。

  续写海丝新辉煌,走出一条日益热络的经贸往来之路、心意相通的文明交融之路、传递和平的友谊之路

  在马尾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一幅2.9米长的油画《在闽江上》,生动地描绘了1869年一个夏天夕照下繁华而美丽的马尾港景致。这幅画出自澳大利亚画家李查•林顿之手。从15岁在书中被国际茶港马尾吸引,到61岁来榕俯瞰闽江,又历时5年创作,10多年后再故地重游并赠画马尾……这位异国画家,用倾尽一辈子心血的画作,倾诉了对福州的国际“乡愁”。

  在风云激荡的岁月里,依海而生的福州人在辽阔的海域绘就了光辉历史,让许多像李查•林顿一样的异国来客为之着迷。

  进入新时代,福州积极打造一批外事服务平台、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经贸交流平台、一批文教交流合作平台、一批福州特色文化交流载体,密切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联系交往,传播丝路精神,广交世界朋友。《丝路帆远——中国•海上丝绸之路文物精品展》等系列海丝展览,旨在拓展友城交流的福州日、榕情四海等活动,把福州的丝路文化、丝路情怀传遍世界,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福州、爱上福州。

  交往多了,心越贴越近。如今,在圭亚那的乔治敦市,有一条“福州路”;在美国的塔科马市,有一座“福州亭”;在日本的那霸市,有“三山两塔一江”景观的福州园……截至2017年,福州已缔结或拟缔结友好关系的“一带一路”沿线城市17个,被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中国国际友好城市联合会授予“国际友好城市特别贡献奖”。

  既有“走出去”,更有“迎进来”。福州敞开大门,一波又一波国际友人纷至沓来,近距离感受开放福州的发展脉搏。

  “福州在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相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来榕参加金砖国家政党、智库和民间社会组织论坛报道的《印度教徒报》记者阿图尔•阿内加这样说。

  来自巴西的埃利,在福州市市民服务中心体验电子化设备、“互联网+”服务后感慨:“福州的人们办理各种手续都非常快捷,服务模式很棒,我希望把福州模式带回巴西。”

  “我去过中国很多城市,福州最漂亮,空气最清新,福州人友善热情,我想交更多的福州朋友。”海交会的“常客”、巴基斯坦商人巴伯尔•可汗,已经把福州拓展为他在中国的第三大市场。

  ……

  海丝之路,开放之路。今天,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嘉宾代表以海为媒,齐聚有福之州,共享海丝盛宴,共创海丝新路。这样的机缘,是欢聚,更是合作,必将为福州开放发展带来新动力,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