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千亿海港城 建设幸福新罗源 ——访罗源县委书记何杰民

发布时间:2018-11-22 10:09:06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日报记者 任思言

  “转型才能跨越赶超、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是实现罗源弯道超车的必由之路。”近日,罗源县委书记何杰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罗源县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福建、福州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精神,动员全县上下凝聚共识、鼓足干劲,迎难而上、加压奋进,坚持高质量发展落实赶超,打造罗源湾千亿海港城,加快建设创新开放绿色幸福的新罗源。

  ——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建设创新罗源。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关键。”何杰民表示,“罗源将以打造智慧县城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集聚创新要素、培育创新氛围,不断增强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首先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落实3项14条支持经济创新发展的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大力实施“双高”培育工程,到2020年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6家。加快宝钢德盛不锈钢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人才强县战略,打造吸引聚集人才“地域引力”。

  “经济发展的高质量首先是产业的高质量,要以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何杰民说,罗源将大力实施工业升级攻坚行动,加快建设宝钢德盛600万吨精品不锈钢绿色生产基地和闽光产能置换项目,积极延伸产业链条,逐渐形成“冶炼+加工+流通+贸易”综合服务模式,力争到2020年罗源湾千亿海港城初现规模。深入实施第三产业跃升行动,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聚焦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重点领域,引进一批行业龙头企业,稳步提高数字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比重。

  在落实抓项目促发展行动方面,何杰民表示,罗源将做好三篇文章,放大发展优势:一是做好招商文章,依托毗邻宁德上汽的区位优势,聚焦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开展上门精准招商,着力引进一批投资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大项目;二是做好攻坚文章,创新“五个一批”项目推进机制,破解项目前期、征地拆迁等瓶颈问题,打赢项目落地百日冲刺行动;三是做好园区文章,加快推进园区“七通一平”项目建设,着力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投入产出效益和生态承载能力,推动园区效益最大化。

  同时,罗源将积极融入闽东北协同发展区建设,加快推进基础设施与宁德区域快捷联通、冶金产业与宁德汽车制造业协同发展、海洋经济领域深度合作,培育促进高质量发展新的增长极。

  ——聚焦营商环境高品质,建设开放罗源。

  在何杰民看来,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罗源积极试点推行企业开办“一站式办理、三天开业”审批改革,深化“建设项目审批中介服务”和“个体开办套餐服务”两项改革,进一步压缩项目审批时限,提高保障效率,切实以一流营商环境推动罗源经济高质量发展。

  “口岸、园区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两大重要平台。”何杰民表示,罗源将充分发挥区位和罗源湾港口立体交通网络优势,加快罗源湾开放开发,不断增强吸引力、辐射力、影响力。发挥罗源湾开发区和福州台商投资区松山片区平台作用,全面启动“智慧园区”建设,提升园区配套设施水平,着力打造两岸产业合作新平台。

  ——聚焦生态环境高颜值,建设绿色罗源。

  何杰民认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实现生态环境高质量”。当前,罗源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之以恒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坚决打赢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攻坚战。

  “走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既符合县情,又顺应民意。”何杰民表示,罗源将扎实推进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着力培育绿色动能,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积极探索自然资源资产价值实现机制,搭建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推动自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

  ——聚焦民生福祉高水平,建设幸福罗源。

  “高质量发展是有温度的民生重大承诺,加快城市有机更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兜牢民生社会底线,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我们的使命与担当。”何杰民表示。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品质的城市建设。罗源正深入实施城乡旧屋区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全面完成10个片区近65万平方米连片旧屋区改造工作。同时,抓牢抓实南溪、起步溪等城区水系综合治理,实施绿化美化亮化行动,推进串珠式公园建设,新建一批休闲步道,打造沿河绿色生态廊道,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综合整治目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仅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更是罗源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何杰民说,罗源坚持着眼于产业振兴和组织振兴,大力培育示范典型,打造一批示范乡镇、示范村,发挥辐射作用,带动整体提升。

  “美丽乡村建设不能搞一刀切,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做到留绿、留旧、留魂、留白,让村民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何杰民表示,罗源正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20年基本实现美丽乡村建设全覆盖。

  在补齐民生短板方面,何杰民表示,罗源将推进133项民生领域重点建设项目,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等民生短板,切实解决好事关百姓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和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深化“平安罗源”“法治罗源”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安定稳定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