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学习频道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18-11-26 16:18:56  来源:《国家治理》周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形成了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经济格局,实现了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历史性跨越。然而,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社会对民营经济还存在不少争论,民营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挑战、新问题。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坚持和完善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能力,支持和推动民营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毫不动摇坚持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健康发展,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的基本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促进我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首先,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不变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33.5倍,年均增长9.5%,平均每8年翻一番,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不断提高,成功由低收入国家跨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济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之源、稳定之锚。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

  其次,多种经济成份自身也取得了巨大发展。一是国有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与市场经济融合不断加强,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计民生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稳固保持主导地位。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高速铁路、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2017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115家,其中国有企业82家。进入中国企业500强的国有企业274家,营业收入占比71.83%,资产占比86.19%,净利润占比71.76%,纳税占比85.87%。二是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私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85.9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8.4%。其中,规模以上私营工业企业资产总计达25.1万亿元,主营业务收入为40万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比重分别达22.3%和34.4%。

  第三,多种经济成份之间的融合发展不断加强。混合所有制经济是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发展,有利于国有资本放大功能、保值增值、提高竞争力,有利于各种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鼓励民营企业依法进入更多领域,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近些年,随着改革的深化,混合所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到2017年底,中央企业及各级子企业中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占比达到68.9%。2017年中央企业新增混合所有制企业户数超过700户,其中通过资本市场引入社会资本超过3386亿元,中央企业在产权层面已与社会资本实现了较大范围的混合。国内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如阿里巴巴、京东等,也积极参与中央企业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有制企业实现了优势互补、融合发展。

  当前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当前,民营经济在适应新常态、推动高质量发展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尤其是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重大负面影响,有的民营企业家形容为遇到了“市场的冰山”“融资的高山”“转型的火山”,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市场预期和投资信心。民营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经营困难。

  一是社会上对民营企业存在认识的偏见,民营企业的地位仍受歧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民营经济的认识不断深化,民营经济受到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出台了很多改革举措鼓励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对鼓励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也多有论述,提出“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更加坚定了民营经济发展的信心。但是,无论是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还是民营经济的私有性决定了人们对民营企业存在认识的偏见。民营企业的地位仍不可与国有企业相提并论,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有人形象地形容国企称之为“亲儿子”,民营企业为“私生子”。尽管党中央和国务院给予民营企业充分的认可,但是在地方实际调研时,有的民营企业家反映地方政府把民营企业“像贼一样地提防着”。

  二是我国的市场化改革不彻底,约束民营企业的生产经营。在竞争性行业,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的成绩,甚至在国际市场上也占有一席之地,在某些细小的领域已经独占鳌头,凭借技术和质量水平领先国际市场。但是,在国内的垄断性行业,民营经济面临较高的准入门槛,隐性显性门槛挤压着民间投资空间。金融、电力、电信、军工、公共服务等领域的投资仍然受限。市场化改革不彻底导致民营企业的经营成本较高,金融领域的市场化不足导致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成为“顽疾”,同时交通运输领域的高物流成本也推高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

  三是政府诚信不足影响了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导致民营经济发展缺乏稳定预期。政府的诚信问题是当前民营企业提及较多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少地方依然存在“新官不理旧账”问题,因政府换届、领导人员更替等随意变更已有的规划设计、政策承诺、相关合同,朝令夕改;部分地方政府拖欠民营企业的工程款、材料款、保证金、奖励资金等;一些政策缺乏延续性和连续性,导致民营企业家缺乏稳定的预期;制度性交易成本仍然存在,营商环境仍需改善,政府的简政放权、“放管服”改革仍在路上。

  四是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发生变化,对民营企业健康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总体而言,民营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抗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差,当前民营企业遭受的外部环境压力较大。一方面民营企业遭受到国内经营成本上升以及产业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国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也冲击民营企业的发展,尤其是今年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对国内的贸易出口、股市、汇市的冲击,波及民营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民营企业的资金流动性受限、民营企业的出口市场遭受阻击。因此,许多民营企业家普遍感受到生产经营前景较为黯淡。

  五是融资环境的收紧可能导致潜在风险的显性化,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更为突出。金融去杠杆是化解我国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我国宏观杠杆率明显高于新兴经济体,信用风险高,国家加大监管力度,实施审慎的金融监管政策对于稳定金融市场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去杠杆也会带来阵痛,直接的影响是融资环境的收紧,信用紧缩,可能导致潜在风险的显性化,比如当前信用债券违约现象明显增加。此外更为重要的是,由于存在不对称效应,在国家金融去杠杆、严监管背景下,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现象更加突出。

  六是法律制度体系不健全,对民营企业的产权保护较有欠缺之处。民营企业家缺乏安全感,对财产和人生安全存在着不确定性,影响民营企业的投资信心。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再次强调要认真解决产权保护方面的突出问题,给民营企业家打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对于民营企业家的产权保护还缺乏更加完备的法律制度保障。当前国家层面还缺乏民营企业产权保护法,无法给予民营企业经营权、财产权的特殊保护,在对民营企业及其负责人采取行政、刑事等措施缺乏严格的合规合法程序,同时,在公权力行使不当侵犯民营企业合法权益以及对违反规定、滥用职权侵犯民营企业产权行为等方面还没有明确的法律责任。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促进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为方向,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积极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能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首先,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是实现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明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排除不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争议和干扰。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是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是我国经济领域工作的一项长期大政方针,是对我国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充分肯定与阐述,是我们党对多年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验总结和概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首先就是要长期坚持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不动摇,按照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3月“六个重要”的论断和2018年11月1日在民营经济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都高度重视和认可民营经济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以及在稳定经济、国家税收、技术创新、金融发展和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好民营经济对于更好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和现实意义。

  其次,要积极营造更加公平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公平有序竞争的营商环境,是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政策保障,也是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一要建立统一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的要求,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二是加快构建“亲”“清”的新型政商关系。既要加快建立规范企业依法经营和诚信经营的制度,又要尽快出台惩戒“为官不为”、鼓励“为官有为”的措施,使政府主动作为,靠前服务,引导帮助,解决困难,使民企积极主动与政府部门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三是打造诚信政府。开展政府清债、清欠行动,对拖欠民企的工程款、材料款、保证金、奖励资金等制定清偿行动计划,切实取信于民、取信于企。稳定干部任期,稳定民企预期。防止因政府换届、人员调整对已有的规划、政策、合同、债权随意变更。

  第三,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能力,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激发民营企业活力能力是民营经济面对挑战、主动转型的微观保障,是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一是切实加大对民营企业的财产权保护。认真落实《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对侵犯民营企业的行为加大惩处力度,依法甄别纠正一批历史形成的涉及民企的冤错案件,并向社会公告、消除影响。二是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使广大企业家能够更安心、专心、用心地将精力和智慧用于创业创新,坚定民营企业家一心一意创新发展的信心。三是切实降低企业税费和资金等要素成本。要重视“减税”“简税”“均税”并行,既要继续降低名义税率,又要归并简化增值税、所得税等,均衡行业、地区间税负。要重视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在注册登记环节加快“先照减证”,在投资建设环节推行“负面清单+标准+承诺+备案”制,在生产经营环节推进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和市场认证制度并轨。要重视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推广“银政保”,鼓励商业银行金融创新,降低民营企业贷款风险和贷款成本。四是提升民营企业转型升级的能力。要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管理方式,加快实现企业治理机制专业化和产权结构多元化。要鼓励民营企业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分工协作中实现联合创新,在不同文化环境下实现开放式创新。要加快民营企业“走出去”和民间资本海外投资步伐,着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国际化知名品牌,增强民营企业的国际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