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腾云” 智能“驾雾”!滨海新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1-10-22 16:15:55  来源:福州新区新城

  20日上午,福州全市加快工业(产业)园区标准化建设、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场会在滨海新城召开。推动高质量发展,企业都有什么“妙招”?记者走进滨海新城多家企业一探究竟。

  恒申:大数据与延伸产业链“并驾齐驱”

  上百台纺纱设备自动运转,半成品在生产轨道上自动输送,精准对接,车间主控室的电脑屏幕上,生产品种、产量、质量、能耗等数据一一显示。这是恒申控股集团旗下恒申合纤智能生产线上的一幕。不只恒申合纤生产的实时数据,就连位于连江的子公司和南京、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工厂车间的生产情况,也在集团“数字大脑”智能管理平台的掌控之中。

  “我们循着智能制造方向,近年来引进了国际先进的‘SAP ERP’管理系统,陆续将生产制造、研发设计、管理营销、物流仓储等各环节数据集成于一体,实现‘产、供、销、人、财、物’数据的实时获取,并持续推动系统迭代升级。”恒申控股集团董事长陈建龙告诉记者。

数字“腾云” 智能“驾雾”!滨海新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恒申合纤车间。记者 余少林 摄

  一边引用先进技术推动转型升级,一边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大做强实业。从纺织产业扩展到高端化工新材料等领域,恒申正向着千亿产值的目标挺进。2018年,恒申控股集团收购全球排名第一的福邦特荷兰己内酰胺工厂全部股份后,一举跃升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己内酰胺生产集团,并率先打通上下游8个环节形成完整产业链。去年11月,在长乐区委区政府支持下,恒申携15家全球重要合作伙伴共同投资电子特气、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智能制造绿色纺织产业园等多个项目。

  “我们正在以‘双主业’战略开展产业链垂直整合和横向拓展:一方面,以构建年产100万吨己内酰胺一体化产业为中心,拓展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实现尼龙6八道产业链在申远产业园的完整布局,全力打造全国规模最大的聚酰胺一体化产业基地;另一方面,针对国内部分工业产品‘卡脖子’问题,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打造全国高端精细化工和新材料产业基地,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实现产值千亿、市值千亿、营收千亿的‘三个千亿’目标。”对于企业未来发展,陈建龙信心满满。

数字“腾云” 智能“驾雾”!滨海新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恒申合纤车间。记者 余少林 摄

  永荣:推动数字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朝着高质量发展之路迈进,永荣集团加快智能制造步伐,推动数字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走进永荣集团旗下的景丰科技公司车间,机器人灵活挥舞着大臂,从纺织机中取出一卷卷丝饼,交给在早已等候的天车。收到丝饼后,天车平稳地升入半空,加入整齐的队列,将丝饼送入智能检验站和智能称重站,这未来感十足的画面尽情诠释着“科技”的内涵。

  “这些动作都是‘智能大脑’给他们下达的指令。”永荣锦江技术副总付重先告诉记者,“智能大脑”其实是操控室里的两台服务器,每毫秒能处理10条数据信息,以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控制和指挥着整条生产线的运转。一个强大的“大脑”配以智能机器人落筒技术,天车中转输送技术,智能分拣、称重技术,高效节能平衡技术,智能包装技术,立体仓储技术等,景丰科技实现了从投料、落筒、检验、称重、平衡、包装到仓储整条生产线的智能化。

数字“腾云” 智能“驾雾”!滨海新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永荣景丰科技智能化生产。余少林 摄

  智能化生产带来的是生产效率大大提升。“先进的设备、紧凑的厂房设计、高效率的智能柔性生产,使单位能耗降低约四成,年节约成本数千万元。景丰科技每天的产量达500多吨,一年产能达20万吨。”付重先说。

  生产效率提升外,生产全流程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还释放了人力,降低了成本。“企业生产规模为年产20万吨锦纶,需要工人1100人左右,全流程智能化生产后,仅需工人420人,人力省了六成多,节约人工成本4500万元。”付重先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智能化生产让永荣发展保持强劲势头,延伸产业链则推动企业升级再造,持续做大做强。“锦江科技新项目已经投产,景丰科技智能化将再增加5万吨的绿色差别化生产能力,‘十四五’期间永荣集团产值可达1500亿元。”永荣控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达华智能:工业互联网平台引入光电产业基地

  达华智能作为中国光电核心材料智造和卫星互联网应用的知名企业,正联手各方推进福米产业园建设,进一步实现高质量发展。走进位于临空经济区的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桩基、钩机作业声不断。

  福米智能制造产业园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总投资约42亿元,拟建设两条偏光片生产线。今年4月初开工以来,项目快马加鞭地开展,伴随机器轻鸣、焊花闪烁,一根根高大的梁柱拔地而起。

数字“腾云” 智能“驾雾”!滨海新城企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达华智能显示器装配生产线。叶义斌 摄

  “未来3年内,我们将通过新建及整合偏光片产线的方式实现偏光片规模化生产,预计在2023年,恒美光电偏光片年产能有望突破2亿平方米,可满足30%的国内市场需求,大幅缓解偏光片供需压力。”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除恒美光电偏光片项目外,产业园还将建设新一代商显主板模组项目、偏贴绑定OC项目、智能显示整机终端基地等3个产业链关键项目。一个国内最大、产业链条最全的光电显示产业基地正在加速锻造。

  “整个园区用地2000亩地,总投资220亿元,年产值400亿元。”达华智能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将牵头各方全力打造以新型显示及第三代半导体基础材料为核心的,应用型终端产业生态,努力建成为中国首个产业链最完备、产业要素最集中的光电产业基地,其中一个关键抓手就是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将引入日本、韩国的新一代工艺和设备,以良率为导向,在更高标准建立人工智能大数据运算数字化管理平台,让每一个机器、零件、工序、产品都实现数据上云、挖掘、展示、分析、解决的能力,单位投资可比常规工厂降40%,人均生产效率高30%,材料利用率提高5%以上。另外,还计划建设滨海光电产业云平台数据中心,以数字驱动产业融合,提升产业效能。